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今日行业 > 财经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调个税改分配意在扩大内需--中国国情网
2011-04-26

  ■本报记者 夏青

  从当前热议的个税起征点调整,到此前发改委起草大范围进步社会工资方案传言的疯传,无不显示人们对当前收入分配现状的不满。

  三千年前,孔子说过“民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已经有了更现实的意义,调查显示,对于新增长的收入,富人更多用于投资,而穷人更偏向用于消费。两极严重分化,不仅影响社会稳固,内需也不能启动。而目前,外需削弱,拉动经济增加须要扩展内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进步,居民的收入也大幅增加,但分配失衡的问题却日益凸显。数据显示,从2000年开端,我国基尼系数已超出0.4的警惕线,2006年已升至0.496,目前可能已经超过0.5。

  依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现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现比较平均;0.3-0.4表现相对合理;0.4-0.5表现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现收入差距悬殊。

  不少专家表现,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构造到了非调整不可的田地。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实现GDP高速增加,国家遵守“效力第一,统筹公正”原则,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一些地区先富起来的战略目的。经过31年高速增加,如今这个目的已实现,我国人均GDP从当初的200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4283美元。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增加,随之而来的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不同人群、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浮现。并且这种越拉越大的差距已经影响到社会稳固。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存在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偏低,收入分配不公正,公共服务支出在政府总支出中占比偏低三大突出问题。一方面,初次分配过于“亲资本”,劳动者报酬占比总体偏低,而且行业间差异过大,居民没钱花;另一方面,二次分配力度不足,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安全网不健全,使得居民有钱不敢花。居民“没钱花”和“有钱不敢花”正是当前收入分配格局引发的内需相对不足的关键所在。专家表现,初次分配以促进进步效力为主,恰当拉开差距,但要保证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存。第二次分配以公正为原则,通过调节税收,如征收遗产税、房地产税来平衡差距。对高收入群体征收个人所得税,或勉励他们多为社会捐赠,而对于低收入群体,可予以政府补助、福利等保障性政策倾斜,通过对富人征税和向穷人补助来达到均衡目的。

  此次,个税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其核心就是要晋升低收入者收入,扩展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进步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政府对大多数低收入者让利,进步劳动者的可支配收入,这是改革深化的表示,从经济到社会,涉及全社会的利益格局调整。但在此次修订案的起征点与公众的广泛期望差距甚大,多数人以为,个税改革应以培养和扩展中产阶层为目的,斟酌通货膨胀的因素,3000元仍然很低。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当前贫富差距悬殊、公共服务软弱的现实,中央决策层已把“保障和改良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核心议题。专家建议,调整收入分配可以从初次分配、二次分配以及政府支出构造三个环节入手,初次分配环节,可选择减少企业营业盈余和政府生产税净额,相应增长劳动者报酬和居民财产性收入,调整不同部门和不同产业间不合理的劳动者报酬。二次分配可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恰当进步企业,特殊是政府负担的水平;减少政府向国有企业的资本转移,增长向居民的经常转移;调整非生产税税制,增长对居民的直接货币性补助。政府支出调整环节,主要是增长政府消费中的实物转移,增长公共服务供应。

  工资上涨、收入进步,居民手里有钱花,扩展内需才有实在的基础,经济发展才有可连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