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 ·上海浦东新区两幢别墅违法扩建部分被
- ·市场上安全帽质量良莠不齐 店主称戴
- ·男子持救生锤挟持公交车司机--中国国
- ·老年人在宜家交友续:专家建议宜家对
- ·少年患进行性肌肉萎缩11年考上大学(
- ·男子酒驾连撞三车致3死4伤--中国国情
- ·上海一条河道中出现鳄鱼 警方抓捕失
- ·上海6月将启动失踪儿童快速查询机制-
- ·女学生疑因学业压力过大在开学前坠亡
- ·上海班车侧翻事故死亡人数上升至12人
- ·80后情侣为购房偷卖公司网游道具获利
- ·上海开始实施安全生产事故约谈警示办
- ·马来西亚:只出产白燕无血燕 将对假
- ·上海食品安全举报奖金五百元起步--中
- ·上海将拿出专项资金扶持民营实体书店
- ·上海上午出行扫墓踏青客流超过130万-
相关链接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上海试点外地出租车司机上岗1个月尚无违规投诉--中国国情手册
2011-09-06
晚报(微博)记者 王建慧 滕芙勤 报道
从7月下旬上岗至今,外地“的哥”们入沪试点已悄悄进行了一个多月。
记者昨日跟车采访发现,外地“的哥”对于上海的道路情形已经基本熟习,而为了更快控制路情,有“的哥”甚至自掏腰包购买了导航仪。民众出租公司表现,新招募的外地“的哥”截至目前尚无违规及投诉记载。
【调心态】
开出租车就是求平稳
来自江苏海门的陈冠勇师傅1981年生,2003年来沪后便在普陀区富平路上开了家大约50平方米的小型方便店,自己当老板不到三年,就在顾村公园邻近买了套门面房,130平方米,当时的售价为80万元。
记者联系到陈师傅时,他正在改装新家。“原来沿街的门面是光亮方便店,自己家里经营的,一年多亏了一万多元,现在筹备租给别人了,剩下两个房间自己和老婆小孩住。 ”
陈师傅告知记者,不继续在普陀及家门口开店的主要原因是成本压力,包含租金、人力等多方面因素,“原来的租金差不多是7000元,几年来一直没涨,现在如果要续租的话,就得1万元,员工工资给出1500元现在都没有人要做,几年前我只要花七八百元,就有很多人抢着做。 ”
此外,富平路上最近几年陆陆续续开出了不少相似的小店,也对生意造成了冲击。 “赚不到钱了,所以开开出租车也图个平稳。”陈师傅向记者坦言。
多的差价自己贴
对于陈师傅来说,开出租车并不是一项非常大的挑战,早在三年前,他就花了11万元买了辆带牌照的桑塔纳,对于上海市内的道路算得上熟习。 “但难免有些路不认识的时候,要么就问乘客,要么就打电话问带教师傅。 ”陈师傅告知记者,为了更好地熟习路况,他还自掏腰包1580元买了个GPS导航仪,有了导航仪后,开车认路便利了许多。
“刚开端的时候,有几次师傅电话没买通,我和乘客又都不认路,遇到这种情形,我只好下车帮乘客再重新找一辆车。 ”作为新上岗的“的哥”,陈师傅一直抱着一颗平凡心,他总是告知自己,刚开端,慢慢来。
“还有几次,可能因为我不熟习道路,稍微绕了点路,乘客反应说这条路线比平时多了几元钱,由于是我的原因,我就自己贴钱。做我们这行的,心态要好。 ”陈师傅说。
【平凡心】
早出晚归难适应
来自湖北的侯师傅在上海已经工作了八年,之前每天的工作是给老板开专车,每天轻轻松松定点接送,月收入两千多元。为了让薪资水平追赶上CPI的增幅,侯师傅决定转行当“的哥”。
“现在基本上每月能赚四千元不到,几乎是以前的两倍,认为挺满意的。 ”7月中旬刚当上 “的哥”时,侯师傅还着实有些难以适应。“以前每天加起来工作不到四个小时,现在凌晨6点出门,晚上12点回家,洗洗后上床要1点钟了,太辛劳了,刚开端一个礼拜,真是浑身酸痛,脚一直踩刹车踩油门,都僵掉了。 ”
侯师傅告知记者,“做一休一”的他休息日几乎都要睡到中午12点,起床后上上网、带带孩子,一天也就过去了。 “有钱赚,辛劳点也没什么,而且到现在基本上已经适应了这样的工作节奏,家人也都很支撑。”
“酸甜苦辣”皆人生
路上的故事,充斥着酸甜苦辣,“的哥”们看了许多,也感受了许多。
“几天前在徐家汇开车,遇到了一位老阿姨,要去宁波路,当时车子开到小区弄堂后,我就把计价器提早翻了下来,谁知道到了家门口,这位阿姨还多给了我2元钱。昨天晚上,在同样的地点,又碰到了这位阿姨,世界还真的很小。 ”来自江苏的纪师傅笑称:“驾车时会遇到好事,当然也会看到斤斤计较的乘客。 ”
纪师傅回想,上周载客去外高桥时,在快到目标地的一个十字路口时,乘客要求刷卡。“当时已经是红灯跳黄灯了,为了不影响后面的车辆,我就继续往前开了段路,谁知道这时候计价器又往上跳了一元钱,乘客认为我是故意的,那我也就不和她啰嗦,退给她一块钱。 ”
【论收入】
有好有差看表示
那么这些外地“的哥”月收入能有多少呢?陈师傅告知记者,除去份子钱、油费和停车费,基本上每月能赚四五千元钱,这对于新上岗的外地“的哥”来说,已经算是事迹不错了。
记者采访发现,由于“的哥”的月收入与工作时间、对道路的熟习程度有关,并不是每个新人都能这么快“上手”,有的每天即便工作15个小时月入却依旧只有三四千元。
徐明(应采访对象要求,化名)今年41岁,18岁时就来沪打拼,曾经开过皮革公司、为酒店运送过农副食品。昨天下午记者与他约在金沙江路地铁站会晤时,他刚从颛桥载了名乘客返回市区。记者搭上了徐明的车追随采访,见到的第一笔生意是从金沙江路到真北路。 “这条路我熟习,不用乘客指路。 ”徐明笑言。
谈及转行开出租车的理由,徐明的态度是“试试看”。 “以前每天帮酒店配送农副食品,六七点钟起床,下午一两点就回家休息,还比较轻松。年青时也开过公司、做过老板,生意最好的时候一个月赚几万元钱呢。可是后来坏账太多,钱收不回来,风光的日子不再咯。 ”说到这儿,徐明笑了笑,“其实开出租车纯洁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认为自己还年青,不想呆在家里没事儿干。 ”
徐明告知记者,自己现在是一个人承包一辆车,这也就意味着不像其他司机“做一休一”,徐明每天的工作时间是凌晨6点到晚上9点,“这样,一天的时间都贴进去了,刚开端真有些不习惯。 ”
徐明告知记者,由于自己对许多道路不熟习,每天做得好的时候也就700多元钱,做得差的就400元钱,扣除200多元钱的份子钱以及近300元的油价,还有每个月几百元的停车费,到手也就三四千元钱。 “辛劳我是不怕的,症结是每天工作15个小时才赚这点钱,认为有点不值。 ”
【尽力学】
走到哪里记到哪里
尽管目前的薪资难以达到徐明的心理预期,但他却并没有放弃学习的进程。
他从车前的储物小箱内拿出一本记满了路名的本子,记者看到每一页上都写着不同的路名,中间用中划线相连。 “去某个地方我可能只认得一条路,但乘客往往会有更优的路线,我就顺手把它记下来,比如以前到新客站我一直走中山北路,但是有一回乘客说走长寿路其实也是一样的,我就顺手记载下来,第二天凌晨翻开地图再回想一遍。 ”
徐明告知记者,自己曾经遇到过特殊不懂得的乘客,态度很不好,说“路也不认识,开什么差头,”但自己心态很温和,刚开端,反响比较慢很正常,一切都要慢慢适应慢慢学习。
“因为上海道路太堵了,许多出租车司机为了多赚钱就开得很快,这样很容易出事故,同时也是对自己和乘客安全不负义务。 ”徐明坦言,即便赚得少一些,也要保证乘客的安全。
【有担心】
愿望“大账”公开透明
同样来自江苏海门的张师傅来上海已有二十多年了,因此对于路况,他甚至比不少老上海人都熟习,所以并不担忧不认路的情形发生,工资待遇也由于自己熟门熟路,每个月能赚个五六千元钱。
“其实我自己对目前的工作挺满意的,但最担忧的还是社保卡的缴金问题,公司缴金都缴到了江苏省,我很担忧万一我生病了,在上海看病能不能享受医保?看病问题怎么解决呢? ”老张对记者坦言。
同时,在公司缴纳押金的问题上,也有司机表现不懂得,“为什么上海司机的押金是分批缴纳的,而外地司机就要一下子付清5000元呢? ”
其三,对于每个月的份子钱,司机们也有异议,“每个月交份子钱的时候就是一个‘大账’,里面到底包含了哪些条目,是不是要有一个细则呢?为什么每个月1000元钱的维修费是不管修不修都要交的? ”
【回应】
未增长外地司机负担
对于“的哥”们的一些疑问,昨日下午记者联系到民众出租有关负责人,该人士表现:“公司对外地‘的哥’与本地‘的哥’在服务管理上是一样的,在押金的金额上也并未有差别看待,也并没有增长外地司机的负担。 ”
至于“大账”的明细问题,民众方面称,这个统计方法所有“的哥”都是一样的,在民众营业厅内的电脑系统上,的哥只需将司机卡插入系统,不仅能查到每个月的“大账”明细,还能查阅自己每天的收入。而对于“的哥”们关怀的社保费用的交付,民众方面表现,尽管目前上海的社保卡还未实现全国联网,但随着未来的发展趋势,全国通用指日可待。
目前尚无违规及投诉
民众市北分公司有关人士表现:“外地‘的哥’在上岗前都会经历一轮岗前培训,学习行业规章、服务须知等,为了关怀外地‘的哥’的生活,公司工会、党政等领导都会挨家挨户地送去电风扇、电饭煲、空调被等生活必须品。 ”
除了企业关心之外,每位外地“的哥”在上岗前,公司一般都会部署带教师傅,指导他们将沪上主要景点以及民众公司的几个维修点走一遍,熟习路线,正式上岗后,“的哥”们如果遇到哪条路不熟习了,还能电话咨询带教师傅。
“为了不让外地司机产生心理上的生疏感,车队队长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打电话给他们,问他们最近开车的情形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等,主要是愿望他们能尽快地融入环境。”民众方面称,目前市北这批外地司机表示较好,尚未发生投诉及违规现象。
【反馈】
乘客:基本表现懂得
在记者跟车采访进程中,上来几位乘客均对外地 “的哥”表现懂得。“司机如果不知道怎么开,我熟习的话就会告知他们怎么走,如果都不熟习,地图也找不到,只好下车再找一辆了。 ”市民高先生表现。
但在采访进程中,也遇到并不懂得的乘客。白领周小姐表现:“对于外地‘的哥’,最不能接收的还是沟通上的问题,实在无法接收司机师傅不会讲上海话,然后路也不是很清晰,竟然要我帮忙指路,体验感到完整不同。 ”
【说法】
管理部门:只是试行不会全面铺开
据了解,目前上海出租车保有量为近5万辆,从业人员约10万人左右,驾驶员实施不定时工作制,一般为“做一休一”,由于持续工作时间较长,安全营运要求高,工作条件较为辛劳,所以有意从事出租车驾驶员职业的人数越来越少。虽然驾驶员缺口大、单班车现象广泛,但上海对招聘外省市户籍“的哥”仍然十分谨严。
从今年4月起,上海市的强生、民众、锦江、海博、蓝色联盟和法兰红出租企业,先落后行了内部招聘工作,每家限额50名。
数以千计的非沪籍人士踊跃报名,经过多轮审核和一系列的专业培训、考试,最终好中选优肯定了首批300名非沪籍人士加入到上海的出租车驾驶员队伍,他们当中有不少是先前从事货运、包车、修理等职业的,对上海的道路交通状态较为熟习,不仅能听懂上海话,有的还能说一口流畅的上海话,与市民乘客沟通基本没有障碍。
记者从交通管理部门了解到,依照现行 《上海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上海对进入出租车行业的人员有严厉要求,重要的前提就是有上海市常住户籍,而对于这一规定,率先引进外地“的哥”的出租车企业均表现,他们录用外地“的哥”只是小范围“试水”,一切都在探索之中,就目前而言不会有扩充计划,所以与管理条例并不抵牾。
市交港口管理局相干负责人也表现,外地“的哥”入沪只是试行,是否会全面铺开,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专家建议:应制订临时性过渡措施
虽然上海对于“试水”外地“的哥”表示出十分谨严的态度,还没有大面积推广的盘算,但有关专家对此却表示出赞成。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势不可挡的趋势。 ”复旦大学历史学和旅游管理学博导顾晓鸣在接收记者采访时表现,所谓“一体化”它包含了多方面,如交通、旅游、医疗等等,其中交通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顾教授说,现在上海的区域都在扩展,应当要倡导“创新驱动”,充足利用外地的人力资源,上海用工制度的改革,将进一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过程,一体化发展不仅仅是人员流动,更重要的是利用人员流动这个平台,来达到信息互通、情感互通的目标,流通越多上海发展会越快越繁华。
“出租车是上海的一个流动服务窗口,同时也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流动载体,是普及性和频繁性非常高的流动窗口。 ”顾教授表现,不能将外地“的哥”看成是一个简略的 “低级劳动群体”,而是要改变观念,要善待外地‘的哥’,在生活上、工作上多关怀他们,多与他们沟通和交换。同时,外地‘的哥’进入上海,不仅可以让外地 ‘的哥’大开眼界,还能带来文化、观念及物质上的流通,比如,‘的哥’回家会带一些上海的土物产,还能为上海带来旅游客流等。
当然,对于这一新的“的哥”群体,还有不少问题须要去解决,比如户口问题、养老问题、外地“的哥”的管理问题等等,其中还会涉及到一些技术性问题。对此,顾教授建议,有关部门可根据目前的情形,制定一些调和过渡的规章制度,特殊要讲清晰“管理确有难度,差别客观存在”,在必定时代内制订相应的临时性过渡措施,找出两者之间的平衡点,真正体现市场竞争的公正、透明、自由和双向选择。
【记者手记】
“的哥”群体中的“新上海人”
王建慧
停止采访,记者不禁感叹良多。
上海出租企业招聘的外地籍驾驶员,到上海开出租车才一个月,能做到如此心态端正、爱岗敬业,实属难能宝贵,值得赞美。记者以为,他们是城市化过程中的新一代“上海人”,是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构建四个“中心”生力军的组成部分,不可等闲视之。
曾几何时,“新上海人”似乎是外地籍人士来沪开拓事业的代名词,似乎专属金领、白领阶层。随着上海城市化过程的深刻发展,特殊是历经世博盛会之后,大量外地籍的蓝领员工成了现代服务业范畴的基层主力,出租车行业就是一个典范。小小出租车,每天承载着五湖四海的来客,从这个视角来看,它是一张流动“名片”,体现的是上海的城市形象。这些新来的外地的哥,之所以能不畏艰苦、勤学苦练“城市地图”的基本功,肯自费买导航仪,愿自己吃亏缴“学费”,有如此宽容温和的心态和人格素养,正是他们擅长融入上海、自觉拥有上海 “城市名片”意识的体现。
从管理层面来说,如何过细入微地关怀他们的工作、生活,切实引导他们更快地“走进上海”,任务不轻。除了岗前培训,学习行业规章、服务须知,还要关怀外地 “的哥”生活的方方面面,像民众公司的工会、党政等领导,还挨家挨户地送去电风扇、电饭煲、空调被等生活必须品……确切做得不错,值得大加褒扬。
应当苏醒认识的是,“的哥”是出租行业的第一生产力,管理层的基本职能也应当是服务。换句话说,“的哥”为乘客服务,公司应当为“的哥”做好后勤服务。所以,公司的管理措施,公开透明是应当的,对本地“的哥”和外地“的哥”一视同仁,也应是题中应有之义,即使有“的哥”不懂得,管理层也应尽到广泛告诉的职责,让“的哥”明清楚白。
再从社会层面来看,“的哥”身上的担子不轻。众所周知,工作时间长,竞争剧烈,收入不稳固……这些都是“的哥”队伍新陈代谢特殊快的根本原因,要保持队伍的基本稳固,这是须要管理层长期关注的重要议题,除了国家给予的燃油等补助外,管理层能否再动动脑筋,自身挖潜,开源节流,如能再为“的哥”减点负,或许是真正稳固“的哥”队伍的方法。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举 | 今日微博热门(编辑:SN056)相关链接
- 新一届上海市委常委班子下午与中外记者见面--中国国情
- 上海市委书记:着力解决社会管理突出问题--中国国情手
- 80吨超载车压塌限载15吨钢桥--中国国情网
- 上海市第十次党代会开幕俞正声作报告--中国国情手册
- 有线公司供电线错接居民配电箱 蹭居民电费5年--中国国
- 上海异地高考政策将参考家长贡献度--中国国情网
- 上海房管局长重申执行住房限售政策无变化--中国国情网
- 警方追捕别墅魔影--中国国情
- 俞正声:上海将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国情手
- 教育部同意筹建上海科技大学--中国国情网
- 儿科急诊室一年5名护士被打--中国国情网
- 上海PM2.5数据最快下月发布--中国国情手册
- 上海轨交11号线工地内车辆撞施工平台致2死1伤--中国国
- 上海4家新医院将试点取消以药养医--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