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今日省情 > 山东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43岁农民靠捡破烂谋生攒学费 考上大学专修声乐--中国国情
2012-05-13

43岁农民靠捡破烂谋生攒学费 考上大学专修声乐--中国国情
张晓增在聊城大学校园中的背影,没有“90后”的活泼,但他说,豪情不减。

43岁农民靠捡破烂谋生攒学费 考上大学专修声乐--中国国情
在聊城大学音乐学院的钢琴房里,张晓增熟练地演奏着钢琴名曲,很投入很沉醉。

  “生活像一把无情刻刀,转变了我们的模样……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抬头仰望着满天星河,那时候陪同我的那颗……”见到张晓增时,情不自禁地就想到了《老男孩》这首歌。这个出身在辽宁建昌,靠打工、捡破烂营生养家的农民,为了一个音乐梦想,为了否认很多人说他的那句“有才能,但不可能”,他居然真的就打破常规考上了大学,专修音乐!

  “60后”大学新生

  同学们带着好奇又不好意思的心思偷偷端详着张晓增,在他们眼里,张晓增不像“同学”,更像“大哥”,甚至再长一辈的人。

  一个早春的中午,阳光很足,但天气还有些微凉。穿梭在聊城大学西校区内,看到的是一张张年青的脸庞,还有运动场上活泼的身姿。当张晓增戴着一副老式眼镜,背着看上去“有些历史”的牛仔书包,穿着袖口处磨得有些发亮的藏蓝色羽绒服,平庸无奇地迎面走来时,让人难免有一丝恍惚:这竟会是一名大学生?而且还是专修音乐表演的大学生?不过,事实由不得人不惊讶:张晓增确确切实正在山东聊城大学音乐学院进行专业学习,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一新生,虽然他今年已经43岁了。

  张晓增1969年出身在辽宁建昌县于家屯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2011年以优良的文化课和专业成就被聊城大学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录取,成为一名“60后”的大学新生。这样的“高龄”,让音乐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都非常惊讶。音乐学院团委辅导员李老师说,张晓增是国家放开大学考试年纪限制之后,聊城大学招收的第一个“大龄”考生。不寻常的入学年纪让张晓增从入学第一天开端,就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在同学们眼里,张晓增不像“同学”,更像“大哥”,甚至再长一辈的人。李老师记得,2011年9月中旬,在音乐学院举行的中秋迎新晚会上,同学们就喊张晓增“大哥”,对登台表演节目标他给予了最热烈的喝彩。

  能坐在大学的教室里学习,让43岁的张晓增感叹不已,“这么多年了,一直想上大学,现在终于实现了。 ”音乐学院给予了张晓增4000元的奖学金,还免除了他的床褥费用。聊城市水利局的退休工人陈先生在看到张晓增的业绩后也被他的坚持求学精力打动,捐助给他2000元。这些关怀让曾经在社会上到处流浪打工没有归宿感的张晓增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一边打工一边练歌

  他唯一捣鼓到的一个学习音乐的专业设备,是一个破旧的录音机,用别人不要的磁带一遍遍地听,一遍遍地学唱。

  张晓增用“没钱”概括曾经家庭生活的艰苦。“知道我爱学习,我母亲节衣缩食帮我凑出来了念高中的学费。”虽然高中毕业时他已经被一所专科学校录取,但当时20岁的他实在不好意思再让母亲去东拼西凑学费了。面对日渐年迈、身体大不如以往的母亲,张晓增认为自己该扛起一份养家的义务。“理想很饱满,现实太骨感”这句话正是张晓增心坎的写照。“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差不多都走到了。给人家割过麦子,也在煤矿做过小工,反正生活就是到处找活干。 ”张晓增已经不记得究竟走过哪些地方,路上又有怎样的景致。累了,没意思了,就哼个小曲给自己解解乏,解解闷。身边的工友们也很爱听他唱歌,休息的间隙就让他给唱上两句,有人还问他是不是小时候学过音乐,因为他唱得还真有那么几分味道。

  2005年前后,张晓增偶然遇到了一个乡村音乐老师。在听完张晓增的歌声后,那位乡村音乐老师认为他的音色很不错,便勉励他如果有机遇可以考声乐学校进行专业学习。工友们非专业的表彰,以及专业老师的确定让深藏在张晓增心坎深处的那个音乐梦悄然萌动。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端,张晓增慢慢减少了打工的时间,开端靠捡破烂、收废品营生,也有计划地积攒学费。“要考大学,要继续读书”的理想渐渐清楚。当然,以他不稳固又菲薄的收入,要支持专业音乐学习,难度可想而知。没有钱买书学习,没有钱聘任专业老师指导,再加上这个为难的年纪,谁会愿意收他呢?在拜师这件事情上,张晓增吃了不少闭门羹。买乐器更是想都不用想的事,张晓增只能在锦州满大街地找小琴房,“就是那种非常廉价的,10块钱能练上一天的。 ”他唯一捣鼓到的一个学习音乐的专业设备,是一个破旧的录音机,用别人不要的磁带一遍遍地听,一遍遍地学唱。

  在音乐中最幸福

  他的一个指甲还能模糊看到一块乌青,那曾是他为了攒学费,在拆废铁上的钉子时被锤子砸到留下的。

  就这样一边捡破烂,一边学习音乐筹备高考。年逾不惑的张晓增一直没有结婚生子,执著寻求理想的他,在别人眼里竟成了不可理喻的“疯子”。张晓增说,即便他已经进了大学校园,实现了心中的梦,他这么多年听过的最多的话也不是表彰,而是质疑。“这么大岁数了,读书能有什么用?”“不好好找个女人成家却去学音乐,不知道怎么想的。 ”这些话听着很刺耳,但没能摇动张晓增,他盼望通过自身的尽力走上专业的音乐道路。

  2010年,张晓增第一次参加了高考,声乐专业成就考了236分,不算低,只要文化课成就也顺利拿下,他就能迈入大学校门了。遗憾的是,他的母亲却在那个时候因病离世,他只好放弃了文化课的考试。等办妥了母亲的丧事,张晓增便全身心投入到再战高考的筹备中。 2011年,他第二次进入考场,最终取得了声乐专业240分,文化课351分的好成就,如愿被聊城大学音乐学院声乐表演专业录取。

  见到张晓增的时候,他已经顺利地修完了大一第一学期。“他的期末考试成就还不错,班里46个学生,大概能排到20名左右。 ”这样的成就在班主任纪老师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确切不容易,张晓增比其他同学的基础都要软弱,他只能付出更多的尽力。本来是练通俗的他,在经过专业指导后,改练了民歌。“咱是农民,还是唱民歌最能唱出味儿来。”已经是大学生的张晓增还保持着最朴素的风格。

  在大学里,除了能学到更专业的理论课程,还有地方练钢琴,也让张晓增愉快不已。不过,学院的琴房相对来说还是不足,有时候排不上号,张晓增“想天天泡在琴房”的心愿很难实现。所以,当记者和校方磋商,想听听张晓增弹钢琴时,张晓增已经长出很多皱纹的脸上马上露出了孩子般简略幸福的笑颜。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小琴室里,张晓增十指熟练地在黑白琴键上跳跃着,钢琴家杜舍克的小奏鸣曲倾注而出。他的一个指甲上还模糊能看出乌青,那曾是他为了攒学费,在拆废铁上的钉子时被锤子砸到留下的。但是看着他微微闭上双眼,沉醉地沉浸在他的音乐世界中时,不由认为他曾经付出的那些代价或许都是值得的。

  盼望登上“星光大道”

  他很自然的盼望成为第二个朱之文,复制他的胜利。他甚至已经计划好了如何走上“星光大道”的舞台。

  实现了大学梦,对张晓增来说,还不是最终的寻求。在张晓增未来的梦想蓝图上,办一所民营音乐学校,造就更多酷爱音乐的年青人,无疑是最雄伟的一个。当然,说完之后他也会傻呵呵地说上一句:“还是挺远的事呢! ”

  张晓增稍近一点的盘算是“等到大二的时候去参加‘星光大道’”。这个想法的由来很简略,因为“星光大道”出了个农民歌手朱之文,被网友赞为中国“真正的农民歌手”、中国版的“苏珊大叔”,朱之文更是一举登上了2012年中央电视台龙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朱之文,也是1969年出身,也是出生清贫的农民,也是热爱唱歌,音色好有磁性,更巧的是,朱之文也是山东人。张晓增很自然地盼望成为第二个朱之文,复制他的胜利。

  张晓增的声音确切憨厚有穿透力,这大概就是学音乐的资本。但是这最终是否能被观众认可,还要看机会。当记者抛出“如果无法取得那样的胜利怎么办”的问题时,张晓增先是很消极地说,如果走不出去,可能就不继续念书了,还是去过那种不那么“高寻求”的生活。后来又很抗拒答复这个问题,他开端认为,这是不用担忧的问题,“既然盼望就去尽力争夺,结果必定不会差! ”

  有梦想是好事,现实生活也不能完整不斟酌。张晓增已经43岁了,难道真的只要音乐不要老婆吗?这个问题让张晓增有点不知所措。他很老实地说,他想谈恋爱,但是机遇并不多,用他的话说,还是缘分的事,“单相思确定不行啊!”确切,在几乎都是“90后”的校园里,找到一个能踏实过日子的女生很难。这或许也是他盼望通过“星光大道”一炮而红的原因之一。

  特派山东聊城记者 康宇 文并摄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举 | 今日微博热门(编辑:sn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