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今日省情 > 广东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广州800年古村面临拆迁改造 部分宗祠异地迁建--中国国情网
2012-05-07

  中广网北京2月23日消息(记者李杨 周羽)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日前,广州市海珠区沥滘经济联社与珠光集团达成城中村改造协定,拟由珠光集团投资28.3亿美元对沥滘村进行整体改造。根据目前公示的规划,沥滘村改造后将形成40栋左右的高层回迁房。在即将到来的整体改造中,没有列入文化保护单位的古民居面临拆除,而部分明清宗祠或将被“保护性迁建”。

  沥滘村一些人担忧,村里没有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祠堂和古民居,在改造中将难以避免被拆的命运。对此,广州市“三旧”改造办昨天晚些时候接收了中国之声的独家采访。

  其实沥滘村是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村,早在清代的时候,便是“五百年祖德,十三代书香”的名村。但在即将到来的整体改造中,没有被列入文化保护单位的古民居将面临拆除,而部分明清宗祠或将被“保护性迁建”。记者了解到,此前沥滘村共有31间祠堂,而现在也就仅剩下12间,其中有些也已经旷废。广州市“三旧”改造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谢晖介绍说,广州相似有800年历史的村子还是有不少的,但大多数已经没有了以前的风貌。

  谢晖:广州市像这样的有800年历史或者多少年历史的村子是有不少的,我们广州有138个城中村,沥滘只是其中一个。

  记者:有800年以上历史的有多少个?

  谢晖:都有很多,因为广东很多,广东这边的(汉楚古道)南迁,南迁到广东来也有一千多年了吧,但是这个村有这个历史,但是你去看建筑物,里面的建筑物都是八十年代的,基本上90%以上都是改革开放以后建的4-6成,全部村的风貌损坏的很厉害。

  在谈及祠堂和民居的去留问题时,有沥滘村民说,最好还是都能保存下来。

  居民:我知道拆迁这件事情,其实我们也不是很想拆了,因为听老人说,这一个地方的这些房子都已经上百年历史了嘛,所以也是不太想它拆啦,还是愿望保存下来啦。

  那么这些历史文化建筑究竟会原址保存几间?“三旧”改造工作办公室建设管理处处长刘杰表现,除卫氏大批祠、广州市界碑6处历史文化建筑原址原状保存外,如果没有大部分的村民反对,其他将全体原状异地迁建。

  刘杰:15处里面原址保护有6处,不动,原址保护一个是不动还有一个把周边的环境要打开,就周边你看到的那些高房要拆掉恢复成绿地或者配套承其他的相应一些风格比较一致的建筑,剩下一些一个什么情形呢?大家看到那些,虽然可能有一部分有块石头或者有个架构是历史上的,但是是后来进行翻修的,已经面目全非了,你再恢复它也是一个假古董,所以对这些东西文化部门是赞成我们去迁建的,但是迁建有个原则,它有它的一套审批程序的,你迁建你要迁到哪里,怎么迁?每一个都要专门做一个方案给他去批,批完之后才干去动,因为它已经登记为文物线索,实际上是没有文物。

  对于广州市“三旧办”提出的“保护性迁建”,也就是原砖原瓦拆除并易地重建这一方法,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副主任田银生表现,与北京大气瑰丽的皇家建筑不同,广州的古民居、古祠堂以单体论并不出彩,它们是以群体存在的,越是不起眼的民居、祠堂,越是应当整体保护,建筑是依托其环境存在的。

  田银生:像广州这种城市它不像北京一样的有一些单独的都可以成为一个景点这样的一些东西,像广州很多的历史文化遗存都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如果从单个建筑商来讲的话可能微不足道,但是他们作为一个整体的时候可能显得非常的有价值,这种东西可能对广州来讲显得特殊的突出,现在很多的祠堂迁到另外一个地方,它就失去了存在的这样一个整体环境。

  近日,国家文物局新闻发言人表现,所谓“维修性拆除”、“保护性拆除”等没有任何法律依据,也违反了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凡涉及不可移动文物的各类建设性活动和保护维修项目等,都必需严厉遵守文物工作方针,依法报批。对于违法损毁或拆除不可移动文物和文物保护单位的行为,必需依法处置。长期关注中国遗产文物保护的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舒乙就表现,对一个城市来说,建筑物的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头戏。保护文化遗产对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意义重大,这须要所有人的共同尽力。

  舒乙:保护你自己的这些文化遗产等于是保护自己的基础,人都是站在历史的积淀上而存在的,你应当把你前面的那些继承起来,所以你是一个链条当中的一部分,你应当尊敬前面的那些链条,不要在你这儿断掉。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举 | 今日微博热门(编辑:SN014)